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食用豆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
引用本文:夏先飞,陈巧敏,肖宏儒,杨光,宋志禹,梅松.我国食用豆机械化收获技术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9(5).
作者姓名:夏先飞  陈巧敏  肖宏儒  杨光  宋志禹  梅松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摘    要:由于食用豆种类多、地域分散、种植模式多样,与之对应的生产装备缺乏,机械化生产水平较为低下。实现食用豆机械化收获可采用分段收获和联合收获两种方式,分段收获机具包括割晒机、起拔机和脱粒机,对于食用豆联合收获,需要解决割台堵塞、脱粒清选破碎含杂高和物料输送系统带来的籽粒破碎等问题,同时要根据不同的生产方式选择相应的机械化收获模式。在有限损失的情况下,食用豆机收综合经济效益高于人工采收,机械化收获节本增效显著。要实现我国食用豆生产机械化,需从因地域特征带来的需求差异、种植规模与生产管理手段、提升品种适应性和机具可靠性等方面入手,实施科技兴农、推进食用豆类生产农机农艺融合,从食用豆机械化低损保质收获技术和食用豆高效机械化生产技术模式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以解决相应生产装备的供给侧难题,实现产业发展的提质增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