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淮井灌区不同基因型夏玉米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引用本文:孙彬,张伟强,丁鹏飞,刘见,臧海涛,赵犇,秦安振,宁东峰,刘战东,肖俊夫.黄淮井灌区不同基因型夏玉米产量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19(7).
作者姓名:孙彬  张伟强  丁鹏飞  刘见  臧海涛  赵犇  秦安振  宁东峰  刘战东  肖俊夫
作者单位:许昌市农田水利技术试验推广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摘    要:创新黄淮井灌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优化农田水分管理模式,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栽培主要路径。本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基因型互作显著(P 0.05)影响夏玉米产量形成及其水分利用效率;黄淮井灌区不同地点间夏玉米品种产量水平、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P 0.05),其不同基因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 0.05)。高产量水平的夏玉米品种有高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其产量构成因子如收获穗数和穗粒数与此正相关。高水分条件下,登海605易于获得高的产量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矮单268更易于在水分亏缺或逆境条件下,获得高的产量水平和水分利用效率。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