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线粒体COⅠ序列的中国前鳞鮻 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姓名:黄镇宇  章 群  卢丽锋  周 琪  唐楚林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 510632,暨南大学生态学系 广州 510632
摘    要:前鳞鮻(Liza affinis)是分布于西北太平洋的日本南部及中国台湾海域等的经济鱼类。为了解中国前鳞鮻的遗传背景,该研究分析了采自中国4省82尾样本COⅠ基因5?端712 bp序列,共发现21个单倍型,遗传多样性(Hd=0.4840±0.0700, π=0.0010±0.0002)较低。根据群体所属的地区、海域、海峡进行分组,通过AMOVA分析,得出组间的Fst值皆小于0.05,P值皆大于0.05,组间变异的比例极低(–0.6%~0.46%),表明中国前鳞鮻群体间无明显分化,其原因可能是:1)频繁的基因交流。前鳞鮻的洄游范围较大,且受海流影响,导致不同地区的群体间有着密切的基因交流;2)近期种群扩张事件。中国前鳞鮻整体的Fu’s Fs值为显著性负值(FS= –20.3900,P=0),核苷酸错配峰图为明显单峰,单倍型网络图呈星状结构,均表明中国前鳞鮻群体经历过种群扩张,估算扩张大约发生在13.4199~1.4911万年前,可能是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中海平面的变化所致。此外,洞头群体的遗传多样性(Hd=0.8080±0.1130,π=0.0021±0.0006)明显高于其他地理群体,建议将其作为优先保护的对象。

关 键 词:前鳞鮻  遗传多样性  COⅠ基因  中国沿海
收稿时间:2017/12/12 0:00:00
修稿时间:2017/12/2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