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刈割措施对滨海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及理化因子的影响
引用本文:宋铁红,陈家旭,王立冬,吴秋堂,吴梦迪,韩广轩,王光美,管博.刈割措施对滨海芦苇湿地土壤酶活性及理化因子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22,34(2):100-107.
作者姓名:宋铁红  陈家旭  王立冬  吴秋堂  吴梦迪  韩广轩  王光美  管博
作者单位:吉林建筑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吉林建筑大学 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中国科学院 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3;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山东 东营 257091;中国科学院 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3;烟台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山东 烟台264005;中国科学院 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3;烟台大学 环境材料与工程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中国科学院 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山东省海岸带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 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山东 烟台 264003
基金项目:NSFC-山东联合基金重点支持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借助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长期刈割科研实验平台,探讨了近3年来的冬季,不同刈割处理(自然保留、刈割移除、刈割归还)分别对芦苇湿地秋季及次年春季的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20年9月(秋季),土壤的电导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升高,表层显著低于中、下层;土壤总氮、总碳、有机质以及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显著降低;与自然保留处理相比,刈割归还和刈割移除处理后下层土壤总氮、有机质含量分别显著减少28.30%、30.19%和29.32%、27.11%;刈割移除和刈割归还处理下土壤表层蔗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表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下降;2021年3月(春季),刈割移除处理的土壤电导率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其他指标的整体趋势与2020年9月的采样结果基本相同。综上结果表明:短期内刈割处理不会显著影响芦苇湿地的土壤健康。

关 键 词:滨海湿地  芦苇刈割  土壤酶活性  土壤理化性质  电导率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