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国草种业的成就、挑战与展望
引用本文:南志标,王彦荣,贺金生,胡小文,刘志鹏,李春杰,聂斌,夏超.我国草种业的成就、挑战与展望[J].草业学报,2022,31(6):1-10.
作者姓名:南志标  王彦荣  贺金生  胡小文  刘志鹏  李春杰  聂斌  夏超
作者单位: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摘    要:本研究从种质资源收集、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和质量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我国草种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分析了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建设草种强国的建议。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完整的草种业体系,已成为世界草种质资源保存大国,自1987年实施品种审定制度以来,已审定通过了651个草类植物新品种,在利用乡土植物优异基因和内生真菌创制新种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所育成品种基本可满足一般生产需求。种子田常年保有面积10万hm2左右,年产种子约10万t。已在全国建立了5个部级检验中心,并在品种审定、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种子立法等方面建成了较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面临的挑战是种质资源收集不及我国现有饲草种质资源数的50%,对已有种质资源评价、鉴定工作不足,缺少用于生态修复的草种和草坪草品种。根据国家生态修复规划,每年需草种7万t,目前缺口巨大,每年进口草种5万t左右,主要是高质量商品草和草坪草用种。质量管理体系中缺少种子认证。建议进一步加强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与利用;加强乡土草、草坪草及放牧型牧草选育;建立大规模草种生产基地及成果转化渠道;完善种子质量管理体系及提高对草的认识,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发展政策等方面予以支持。

关 键 词:草种业  种质资源  品种选育  种子生产  质量管理  
收稿时间:2022-03-29
修稿时间:2022-04-06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