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炭对减弱土壤盐渍化的贡献及其机理探讨
引用本文:唐珺瑶,赵永杰,曲 东,孙 林.生物炭对减弱土壤盐渍化的贡献及其机理探讨[J].西北农业学报,2017(2):294-303.
作者姓名:唐珺瑶  赵永杰  曲 东  孙 林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204, 41571239);国家级大学生科创项目(201410712113)。
摘    要:以3种不同盐碱化水稻土(吉林、宁夏和天津)为材料,采用土壤泥浆厌氧培养法,通过对添加不同用量生物炭的培养体系中游离碳酸盐质量摩尔浓度、pH、脱氢酶活性及Fe(II)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以期验证生物炭在减弱土壤盐渍化过程中的贡献及进行必要的机理探讨。结果表明:生物炭能够促进碳酸盐的溶出,在吉林、宁夏和天津3种水稻土中添加生物炭后,碳酸盐的溶出量较CK分别增长0.405~1.590、0.894~3.592、0.725~2.278μmol/g,且碳酸盐的溶出量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而升高;添加生物炭对体系脱氢酶活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种土壤中脱氢酶活性较CK分别增加6.53~15.45、1.76~4.25和8.81~21.13μg/(mL·g·min);土壤pH在淹水过程均有降低,但由于土壤的缓冲性导致不同生物炭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生物炭的添加显著促进微生物铁还原进程,3种水稻土在培养过程中最大铁还原潜势较CK分别增长0.017~0.034、0.088~0.436、0.023~0.437μg/mL,且生物炭用量与Fe(Ⅱ)质量分数呈正相关。典范对应分析表明,土壤初始pH与碳酸氢盐变化量极显著相关,说明生物炭对碳酸盐溶出量的影响因土壤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吉林和宁夏水稻土各处理差异显著,天津水稻土中,添加生物炭对铁还原过程有促进作用,但生物炭用量的作用差异不明显。推测生物炭通过促进土壤的脱氢-产氢过程进而增加碳酸盐向碳酸氢盐的转化,通过强化微生物铁还原过程增加对碳酸盐的固定。

关 键 词:生物炭  水稻土  微生物铁还原  盐碱土改良  碳酸盐

Review on Contribution and Mechanism of Biochar Bate Soil Salinization
TANG Junyao,ZHAO Yongjie,QU Dong and SUN Lin.Review on Contribution and Mechanism of Biochar Bate Soil Salinization[J].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occidentalis Sinica,2017(2):294-303.
Authors:TANG Junyao  ZHAO Yongjie  QU Dong and SUN Lin
Abstract:
Keywords:Biochar  Paddy soil  Microbial iron reduction  Saline soil improvement  Carbonat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