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阶段脂肪酸组成变化
引用本文:施永海,徐嘉波,刘永士,邓平平,张宗锋,税春,张根玉.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阶段脂肪酸组成变化[J].水产科技情报,2017,44(6):289-295.
作者姓名:施永海  徐嘉波  刘永士  邓平平  张宗锋  税春  张根玉
作者单位: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上海市水产研究所,上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上海 200433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65),上海长江口主要经济水生动物人工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DZ2251800)。
摘    要:为了解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阶段脂肪酸的变化规律,采用生化分析方法对菊黄东方鲀的开口前仔鱼(3日龄)、后期仔鱼(10日龄)和稚鱼(21日龄)的脂肪酸组成和含量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显示,菊黄东方鲀鱼苗总脂的相对质量分数随苗种发育而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P0.05),从开口前仔鱼的26.73%急剧下降至稚鱼的11.70%。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各阶段的干样中检出8种饱和脂肪酸(SFA)、7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12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其中C18:1n9c的相对质量分数均为最高(22.36%~32.01%),呈现中间高、前后低的趋势;C16:0的质量分数较高(13.66%~17.34%),呈现中间低、前后高的趋势;C18:0在稚鱼中的相对质量分数(13.57%)显著高于开口前仔鱼(8.59%)和后期仔鱼(7.91%);C22:6n3(DHA)的质量分数呈现直线下降趋势,从开口前仔鱼的22.21%急剧下降至稚鱼的2.61%;C20:5n3(EPA)的相对质量分数随苗种发育而显著升高,从开口前仔鱼的3.53%升高至稚鱼的7.83%。SFA的相对质量分数随苗种发育呈现中间低、前后高的趋势,而MUFA的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开口前仔鱼阶段PUFA的相对质量分数(39.06%)显著高于后期仔鱼和稚鱼(分别为32.38%和34.03%)。稚鱼阶段的SFA(34.53%)、MUFA(31.43%)和PUFA(34.03%)三者之间相对趋于均衡。开口前仔鱼的∑n3PUFA/∑n6PUFA(6.38)显著高于后期仔鱼(2.54)和稚鱼(2.21)。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的各阶段实际质量分数最高均为C18:1n9c(22.36~32.01 mg/g),实际质量分数较高的有C16:0、C18:0、C16:1、C20:5n3(EPA)和C22:6n3(DHA)。除C18:3n3、C20:4n6和C20:5n3(EPA)外,其它各单个脂肪酸的实际质量分数随苗种发育均显著降低。值得注意的是,C22:6n3(DHA)的实际质量分数呈现直线下降趋势,从开口前仔鱼的57.22 mg/g急剧下降至稚鱼的2.82 mg/g。研究表明,菊黄东方鲀仔鱼开口摄食后的发育仍需要消耗大量的n3PUFA(特别是DHA),鱼体内脂肪酸组成(特别是n3PUFA的质量分数)与饵料密切相关。建议在菊黄东方鲀苗种培育中后期及时增加富含n3PUFA(特别是DHA)饵料的投喂量,如海水桡足类、藻类强化过的卤虫幼体,以缓解苗种中后期培育成活率低下的问题。

关 键 词:菊黄东方鲀  仔鱼  稚鱼  脂肪酸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科技情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