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师学珍,王增丽,冯浩.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团聚体特性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4(4):12-17.
作者姓名:师学珍  王增丽  冯浩
作者单位:1.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新乡453007;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陕西杨凌712100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11AA100503)
摘    要:以采自中国科学院安塞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基地的粉砂质黄绵土壤为试验用土,研究秸秆不同处理方式对黄绵土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粉碎秸秆与硫酸钙配施处理能显著增加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各评价指标与对照组(裸土)差异显著(P0.05),同时该处理降低了土壤结构的分形维数,有效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2)粉碎氨化秸秆以及与硫酸钙改良剂混合施用对提高黄绵土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有一定的迟效性;(3)在整个培养期内,长秸秆改良土壤结构作用缓慢,单施硫酸钙对黄绵土结构无明显改良作用,土壤结构分形维数与团聚体评价指标大于0.25的土壤团聚体结构含量(R0.25)、平均质量直径(WMD)、平均几何直径(GMD)各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总之,不同处理方式的秸秆施入土壤后,对原状土的扰动方式不尽相同;采用团聚体分形维数可定量描述土壤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

关 键 词:麦秸  粉碎  氨化  团聚体  分形维数  黄绵土
收稿时间:2013/10/13 0:00:00
修稿时间:2014/3/19 0:00:00

Effect of different straw incorporation practice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gates in loess soil
Abstract:
Keywords:wheat straw  pulverization  ammoniation  aggregate  fractal demention  loess soil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土壤与肥料》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