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
引用本文:郎漫,吴昌福,苏孝纯,李平.东北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林下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J].林业科学研究,2022(3):63-71.
作者姓名:郎漫  吴昌福  苏孝纯  李平
作者单位: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01345,41101284);
摘    要:目的]为了解森林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及土壤氮供应能力,为森林生态系统合理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东北寒温带人工红松针叶林和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培养试验,采用15N同位素成对标记技术和FLUAZ数值优化模型,研究不同深度的土壤氮初级转化速率特征。结果]林地土壤的氮初级转化速率受林型、土壤深度及二者间交互作用的影响。人工红松针叶林土壤氮初级矿化速率和无机氮固定速率显著低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而初级硝化速率显著高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2个林型土壤的氮初级转化速率都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显著降低。土壤氮初级矿化速率和固定速率与土壤pH、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与水溶性有机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初级硝化速率与土壤pH呈显著负相关。人工红松针叶林土壤初级硝化速率与铵态氮固定速率比值显著高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而对硝态氮的固定速率显著低于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结论]2种林型土壤氮素转化特征差异明显,人工红松针叶林土壤的硝态氮产生能力较强而无机氮固持能力较弱,容易发生硝态氮的淋溶风险,天然次生阔叶混交林土壤氮矿化-固定过程耦合较好且硝化作...

关 键 词:15N标记  氮初级转化速率  人工红松针叶林  次生阔叶混交林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