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陕西省稻水象甲种群发生规律
引用本文:杨少雄,杨 桦,张吉昌,吴金亮,王 晖.陕西省稻水象甲种群发生规律[J].西北农业学报,2014,23(1):108-112.
作者姓名:杨少雄  杨 桦  张吉昌  吴金亮  王 晖
作者单位:(1.陕西省植物保护工作总站,西安 710003;2.汉中市植保站,陕西汉中 723000)
摘    要:为明确稻水象甲在陕西省水稻主产区的种群发生规律。在汉中市稻水象甲发生区分别选择平川和山区两种不同环境,对稻水象甲不同虫态发育时间进程及越冬场所虫量进行系统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稻水象甲在陕西省水稻主产区1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越冬成虫于3月上旬中后期(温度为10~15℃)开始活动。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为幼虫活动盛期,也是大田防治关键时期;不同地理环境下,发现稻水象甲在山区虫态发育较平川晚15~20d左右,初秋时期稻水象甲成虫由田埂向沟渠逐渐转移进入越冬,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沟渠边0~5cm的土壤中。查明稻水象甲在陕为害寄主作物涉及种类共9科,31种。稻水象甲在陕种群发生规律的明确,为陕西省稻水象甲普查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 键 词:稻水象甲  种群  生活史    发生规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业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