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乳酸菌及酸处理对秸秆生物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及In vitro甲烷生成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志登,蒋再慧,韩雅慧,侯建军,房家琛,唐德江,姜宁,张爱忠,李佐同.乳酸菌及酸处理对秸秆生物发酵饲料的化学成分及In vitro甲烷生成的影响[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16(6):8-15.
作者姓名:张志登  蒋再慧  韩雅慧  侯建军  房家琛  唐德江  姜宁  张爱忠  李佐同
作者单位: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大庆,163319;2. 黑龙江中升牧业有限公司;3. 日本弘前大学农学生命科学部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3BAD21B01),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计划(XYB2013-11),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ZY16A06)
摘    要:采用完全随机(添加处理5×发酵天数2)实验设计,对风干玉米秸秆进行无添加、乳酸菌(LAB)添加、酸液4%、6%和8%添加共计5个处理,发酵30 d和60 d开封。分析了p H、饲料化学成分、微生物组成及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和甲烷生成量。经过发酵30及60 d的p H,LAB、4%、6%和8%的酸添加组均低于对照组,并且在相同添加组中,p H值随发酵时间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在饲料化学成分方面,所有添加组的有机物(OM)均高于对照组;LAB添加组的粗蛋白含量(CP)和粗脂肪(EE)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在微生物上,30或60 d的5个添加组的乳酸菌、耐热菌、一般细菌及酵母菌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在每个处理中,各微生物60 d均低于30日。在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和甲烷生成量方面,所有添加处理组的干物质消失率和甲烷生成量分别高于和低于对照组。以上结果表明,黄贮玉米秸秆的发酵品质60日好于30日,乳酸菌及混合酸处理玉米秸秆,均能提高黄贮玉米秸秆发酵品质,混合酸处理玉米秸秆能够不同程度降解秸秆中的粗纤维为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乳酸菌和6%混合酸处理玉米秸秆可以提高In vitro干物质消失率,同时降低甲烷生成量。

关 键 词:玉米秸秆  发酵  干物质  甲烷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Acid Treatment of Straw Fermentation Feed Effect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In vitro Methane Productio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