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发展林业 保土安民
引用本文:马大浦.发展林业 保土安民[J].江苏林业科技,1983(3).
作者姓名:马大浦
摘    要: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我国林业建设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对于林业开始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森林不仅可以生产木材和林产品(即直接效益),而且是人类生存的条件.森林的多种功能,多种效益为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所创造的间接效益的价值,大大超过木材和其他林产品的价值.日本森林一年创造的总值为128千亿日元,相当于日本政府1972年全年预算金额,美国森林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价值之比为1:9.我国的森林、植被由于遭受破坏,每年水土流失的面积达150万平方公里(有人估计可能达到200—300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泥沙达100亿吨,其中黄河流失16亿吨,长江流失4亿吨.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仅泥沙中流失养分一项估计,每年损失相当于8000—9000万吨化肥.一位国际友人惊呼:黄河流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据研究,在云南省,一亩森林的间接效益,仅涵养水源的价值就达142元.因此,我们必须从保土安民的高度来认识林业、发展林业.我省的林业建设同全国一样,既面临着加快绿化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又担负着积极供应日益增长的木材、林产品两大任务.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