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演变规律
引用本文:杨洪强,田文仲,吴少辉,张园,张学品,冯伟森,张灿军.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演变规律[J].河南农业科学,2014(5):38-41.
作者姓名:杨洪强  田文仲  吴少辉  张园  张学品  冯伟森  张灿军
摘    要:利用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区域试验较对照增产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数据,分析了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特点。结果表明,随品种育成年份的推进,小麦生育期逐渐缩短,株高逐渐降低,最高群体逐渐变小,产量、穗粒数、千粒重逐渐提高,穗数变化不大;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呈极显著、显著正相关;其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最大。表明,1982-2010年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产量的提高是在保证穗数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来实现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