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伊犁河谷粉红椋鸟繁殖特点调查
引用本文:王卫,加马力丁·吾拉扎汗,冉华荣,侯婷婷,郭继敏,王华军,高静,范毅,刘艳丽.伊犁河谷粉红椋鸟繁殖特点调查[J].新疆畜牧业,2018(2).
作者姓名:王卫  加马力丁·吾拉扎汗  冉华荣  侯婷婷  郭继敏  王华军  高静  范毅  刘艳丽
作者单位: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治蝗灭鼠指挥部办公室伊犁州荒漠草原生物灾害监测及综合防治试验站;新疆农业大学草业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巴里坤县草原工作站
摘    要:本文以伊犁河北岸人工招引粉红椋鸟治蝗带为基础,自西向东选取气候条件、海拔高度、纬度、草原类型、植被种类、植被盖度、蝗虫密度等都相近的4座砖巢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4座椋鸟巢的长期跟踪调查,并各选取10个有效鸟窝作为粉红椋鸟产卵数、孵化率和幼鸟成活率的监测目标。结果显示:一是椋鸟产卵的数量与椋鸟迁入和迁出时间的早晚关系密切,尤其是自西向东至尼勒克县库勒则克人工鸟巢,入住时间推迟8d,迁出提前6d,导致单窝鸟巢产卵数量较最大值减少近一倍,对鸟群数量、防控效率影响较大,尤其是幼鸟孵化后;二是粉红椋鸟孵化率、幼鸟成活率和入住早晚不存在相关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