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提高黄牛“肉改”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
引用本文:张开洲,张璋.提高黄牛“肉改”经济效益的几个问题[J].中国畜牧杂志,1993,29(5):47-48.
作者姓名:张开洲  张璋
作者单位:河南省南阳农校 473055 (张开洲),河南省南阳地区畜牧兽医站 473053(张瑞璋)
摘    要:<正>近年来我国农区养牛业在大发展的基础上“肉改”工作蓬勃开展。由于冻精配种的推广和普及,“肉改”杂交牛犊已有相当数量,我们南阳地区目前已有肉杂牛8.53万头,在非保种地区及山丘地区肉杂改良牛犊已占犊牛总数的28.3%。由于肉杂改良牛的初生重大、生长发育快、经济效益高,今后“肉改”势头仍将加快,南阳地区冻精站1989年以前基本上只生产黄牛冻精,而近年来每年生产肉牛冻精12万份,仍然供不应求。黄牛由单一役用向肉役兼用或以肉为主的改良转化中,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以提高其经济效益。 一、提高繁殖成活率 黄牛单一役用时,主要经济效益表现在役用方面繁殖成活率往往很低,农区牛的繁殖成活率仅30~35%,近几年来多数地区已达到50%左右,在“冷配”

关 键 词:黄牛  肉改  经济效益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