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全面提高家禽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下)——怎样让无公害鸡肉、鸡蛋走上百姓餐桌
引用本文:王桂朝.全面提高家禽业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下)——怎样让无公害鸡肉、鸡蛋走上百姓餐桌[J].中国禽业导刊,2003,20(17):9-16,19.
作者姓名:王桂朝
作者单位:本刊记者
摘    要:鸡蛋达不到食用安全要求,就谈不上餐桌的安全,我国是世界上生产和消费鸡蛋数量最多的国家,年产鸡蛋总量在2400万吨左右,每年人均消费230个左右。但与如此大的消费量不相称的是,我国鸡蛋的生产技术水平、蛋品质量都还不尽如人意。首批通过农业部和国家认监委联合批准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书的无公害鸡蛋产品只有7家,其鸡蛋产量仅有2600吨左右,只占我国鸡蛋生产总量的千分之一。由于目前的养鸡行业“门槛”不高,所以,市场上95%以上的鸡蛋都是由农户和小企业生产,由于资金、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限制和市场价格的恶性竞争,致使鸡蛋价格偏离于正常生产成本。而生产者为追求利润,大量使用廉价的劣质饲料,为降低疫病风险,就滥用抗生素。为求高产,又大量使用合成激素。其结果是显而易见的,鸡蛋品质下降,营养失衡,致病菌、抗生素、激素、农药残留严重超标。鸡蛋又有着它的特殊性,不像蔬菜、肉类可以直观地看到并通过经验判断其品质,所以,人们反而忽略了天天都在食用的鸡蛋。但它的安全问题依然存在。我国政府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解决人们餐桌污染问题,保障人们生活质量不受劣质农产品侵害,实施了一系列有关农产品安全的计划,无公害鸡蛋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01年10月农业部颁布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无公害食品鸡蛋、蛋鸡的饲养管理准则、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等。这些标准(准则)列出了生产无公害鸡蛋的各个方面的技术指标和方法,规定了生产无公害鸡蛋的技术体系。在生产无公害鸡蛋生产过程中必须按照标准(准则)的要求。从饲养环境、饲养设备以及疫病的控制等符合准则生产指标。优良种鸡的选择、采用的饲料原料,经严格检验无农药、化肥残留的优质粮食,不添加任何抗生素、激素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质量、关注食品安全,对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内在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百姓不需要那些带有抗生素、激素残留,不利于健康、营养失衡的劣质鸡蛋,需要的必将是有品牌、高质量的无公害的鸡蛋。

关 键 词:家禽业  产品  质量安全  鸡蛋达  消费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