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桃果皮茸毛性状IndelG标记基因分型与应用
引用本文:冯建灿,张梦洋,李敏,程钧,方伟超,牛良,郑先波,叶霞,谭彬.桃果皮茸毛性状IndelG标记基因分型与应用[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19,53(1).
作者姓名:冯建灿  张梦洋  李敏  程钧  方伟超  牛良  郑先波  叶霞  谭彬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河南省果树瓜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河南郑州4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河南郑州,45000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河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
摘    要:为实现高效分子标记对育种资源的辅助选择,通过对现有的与桃果皮茸毛相关的5对分子标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IndelG分子标记与桃有毛/无毛表型的符合率最高,为100%。根据IndelG分子标记条带类型,将107份桃种质资源果皮茸毛性状分为PP(941941)型、nn(197197)型和Pn(941197)型3种基因型,基因型与表型符合率为100%。IndelG分子标记应用于桃有毛/无毛性状杂交群体的子代鉴定,基因型的分离规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基因型与其表型符合率为100%。

关 键 词:  果皮茸毛  分子标记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