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玉米南方锈病菌的超微结构研究
引用本文:邢国珍,李晶晶,肖继斌,焦志鑫,刘 娜,韩青梅,郑文明.玉米南方锈病菌的超微结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18):37-42.
作者姓名:邢国珍  李晶晶  肖继斌  焦志鑫  刘 娜  韩青梅  郑文明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陕西 杨凌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计划“利用基因沉默技术创制抗锈新种质”(201513);河南省重大公益性科研项目“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成灾机理及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应用”(08004)。
摘    要:认识玉米南方锈菌的超微结构特征和侵染过程的细胞学特征,可为南方锈菌致病机理和玉米抗锈机制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采集玉米品种‘郑丹958’和‘先玉335’自然发病的南方锈病病叶,4%戊二醛固定液抽气固定,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技术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玉米南方锈病菌的胞间菌丝呈丝状,胞间菌丝和胞内菌丝细胞核在不同感病玉米品种之间具有单核或者双核的差异;胞间菌丝与寄主细胞接触诱导吸器母细胞的分化,吸器母细胞穿透寄主细胞壁在细胞内形成吸器;寄主细胞质膜在吸器的侵入部位内陷,随着吸器的发育,在吸器颈部周围形成胼胝质并将吸器颈部完全包围起来;夏孢子表面具密致、交错排列的刺突,刺突基部外围存在圆形凹陷的脊。本研究揭示了玉米南方锈菌基本超微结构特征和侵染机构(吸器)细胞学特征,并对其在不同品种细胞内的核相进行了分析,为玉米南方锈菌组织病理学研究奠定重要基础。

关 键 词:玉米南方锈病菌  透射电镜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细胞学
收稿时间:1/8/2016 12:00:00 AM
修稿时间:6/8/2016 12:00:00 AM

Ultrastructure Investigation of Southern Corn Rust Fungus (Puccinia polysora Underw)
Abstract:
Keywords:Puccinia polysora Underw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ultrastructure  cytology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