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花荚器官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引用本文:孙晓环,王燕平,宗春美,白艳凤,齐玉鑫,王晓梅,任海祥,杜维广.东北大豆种质群体花荚器官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大豆科学,2018(5).
作者姓名:孙晓环  王燕平  宗春美  白艳凤  齐玉鑫  王晓梅  任海祥  杜维广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牡丹江分院/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牡丹江试验站
摘    要:花荚器官脱落是影响大豆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以314份东北大豆种质群体为试材,研究了不同种质之间花荚脱落的差异及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大豆种质间花荚器官脱落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花荚脱落率变异系数为24. 37%,平均花荚脱落数、平均花荚脱落率分别37. 67个,34. 30%,变幅分别为11. 33~92. 57个,16. 29%~57. 94%。花荚脱落数随熟期变晚有增多趋势;花荚脱落率随熟期变晚有增大趋势。花荚脱落率与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最大为主茎节数(0. 442),其次为株高(0. 423)。各性状与花荚脱落率的相关程度依次为主茎节数株高单株粒重粒数空瘪荚数单株荚数分枝数。研究结果可为创制花荚脱落率低的高产新品种提供新思路。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