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丝尾鱯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
引用本文:张黎,于雷,赵星文,杨华莲,陈香阁.丝尾鱯生物学特性及其人工繁殖技术[J].中国水产,2005(5).
作者姓名:张黎  于雷  赵星文  杨华莲  陈香阁
作者单位:1. 北京市水产技术推广站,100021
2. 大连水产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116023
3. 北京市丰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摘    要:丝尾鱯,又名白须公、丝尾鲜花,是一种亚广盐性底栖鱼类,原产地为马来西亚、缅甸、印尼等东南亚地区,分布于河口受潮汐影响的河段直至上游的缓流水域,也常见于湖泊和水坝,而被确定的丝尾鱯品种多达5种,分别是Mystus numerus、M.baramensis、M.nigriceps、M.wyckii和M.vittatus,但只有1个品种──M.numerus最为常见。北京市为加强结构调整力度,增大名优养殖品种比例,从马来西亚引进丝尾鱯幼鱼8000尾,养殖获得成功。一、丝尾鱯的生物学特性1.分类地位丝尾鱯为鲇形目(S i l u r i f o r m e s),鲿科(Bagridae),鳠属(Mystus sp)鱼类。2.外部…


Biology characteristics and artificial breeding technique of Mystus numeru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