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安徽省“太平猴魁”茶区柿大茶群体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引用本文:刘升锐,董心雨,郭锐,韦朝领.安徽省“太平猴魁”茶区柿大茶群体种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20,47(4):499.
作者姓名:刘升锐  董心雨  郭锐  韦朝领
作者单位: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合肥230036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KJ2018A0131)和安徽农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2016ZR024)共同资助。
摘    要:为弄清安徽省太平猴魁茶产区柿大茶群体种遗传多样性,利用16对SSR引物对柿大茶群体种47个单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柿大茶群体种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出等位基因位点(Na)105个,平均6.563个;主效等位基因频率(MAF)0.170~0.670,平均为0.416;有效等位基因位点(Ne)1.977~9.072,平均为3.722;香农信息指数(I)0.929~2.303,平均为1.414;观测杂合度(Ho)0.149~0.872,平均为0.497;期望杂合度(He)0.499~0.899,平均为0.696;多态性信息含量(PIC)0.443~0.880,平均为0.638。根据Nei?s遗传距离进行聚类结果可知,供试茶树材料可分成3个亚居群,分别包含12个、5个和30个群体单株。试验结果有助于充分发掘、利用和保护柿大茶群体种种质资源,并为选育优良茶树新品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柿大茶群体种  太平猴魁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收稿时间:2019/2/2 0:00:00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