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嘉陵江中游银鮈食物组成及肠道异速生长模式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张富斌.嘉陵江中游银鮈食物组成及肠道异速生长模式初步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8):127-136.
作者姓名:张富斌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中心(武汉)西南分中心,四川 南充 637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01219);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专项(18Q035);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多样性与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南充市科技局项目(19YFZJ010G,19YFZJ0076)
摘    要:【目的】研究银鮈(Squalidus argentatus)食物组成与其肠道异速生长的关系,探讨其生态适应性。【方法】在嘉陵江中游苍溪江段采集银鮈共计46尾,分析其食物组成和肠道异速生长模式。【结果】银鮈整体肠道盘曲方式简单,呈“S”型,其前肠、中肠、后肠在长度、质量、发达程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异速生长方程结果表明,银鮈前肠和整体肠道均存在异速生长,从拐点前的快速生长转变为等速生长,而中肠保持快速生长,后肠保持等速生长。食性分析结果表明,银鮈的食物主要由有机碎屑、硅藻、淡水壳菜、摇蚊幼虫等多种类型组成,其食物来源广泛,属于杂食性鱼类。以前肠拐点为分组依据,拐点前(24尾)银鮈主要摄食有机碎屑(质量百分比76.84%),其次是摇蚊幼虫(21.16%)和硅藻(1.77%);而拐点后(22尾)有机碎屑对银鮈食物贡献最大(90.41%),其次为淡水壳菜(6.64%)和硅藻(1.18%)。【结论】银鮈属杂食性鱼类,其前肠与整体肠道表现出异数生长模式,这可能与其对摄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有关。

关 键 词:异速生长  银鮈  Zihler  指数  方差分析  生境破碎  生态适应

Preliminary Study on Food Composition and Intestinal Allometric Growth Pattern of Squalidus argentatus in Midstream of the Jialing River
ZHANG Fubin.Preliminary Study on Food Composition and Intestinal Allometric Growth Pattern of Squalidus argentatus in Midstream of the Jialing River[J].Guang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2020,47(8):127-136.
Authors:ZHANG Fubin
Abstract:
Keywords:allometric  Squalidus argentatus  Zihler index  variance analysis  habitat fragmentation  ecological adaptation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