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桑树不同倍性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
引用本文:王振江,唐翠明,戴凡炜,肖更生,罗国庆.桑树不同倍性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J].中国农学通报,2018,34(15):85-88.
作者姓名:王振江  唐翠明  戴凡炜  肖更生  罗国庆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州 51061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州 51061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州 51061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州 510610,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广州 510610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CARS-22);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特色蔬菜桑叶菜品种选育及产业化 示范”(201704020026);广东省科技基础条件建设领域“桑果种质资源鲜食特性鉴评与新品种选育研究”(2015A030302042);广州市产学研协同创新 重大专项“都市型农业适用桑果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推广”(20150802004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果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核心种 质的构建”(201523)。
摘    要:为分析桑树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对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技术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以2个不同倍性桑树杂交亲本和组合后代群体为材料,通过对桑叶中水分、灰分、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多酚类物质、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倾向。研究结果表明:2个组合所有杂交后代不同性状遗传差异较大,其中桑叶中水分和灰分含量2个性状变异系数小于10%,遗传相对稳定,而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多酚类、黄酮类物质含量及体外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H能力等变异系数较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在群体中选择特异性状单株具有很大潜力。2个杂交组合后代群体中桑叶营养物质(水分、灰分、可溶性糖、粗蛋白和粗纤维)含量均值均小于相应亲本均值;活性物质(多酚类、黄酮类)含量及体外抗氧化能力(总抗氧化能力、清除.OH能力)均值均高于相应亲本均值,对杂交后代进行优良单株筛选可获得较高的遗传增益。综合分析杂交后代桑叶品质性状的遗传特性,可为桑树种质创新和品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技术和理论支持。

关 键 词:副猪嗜血杆菌  副猪嗜血杆菌  毒素蛋白  HipA蛋白  生物信息学  
收稿时间:2017/4/25 0:00:00
修稿时间:2017/6/1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