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秦岭太白山羊角参栽培技术研究
引用本文:高峰,王昌利,袁邡,李红玉,陈文江,刘佳.秦岭太白山羊角参栽培技术研究[J].科学种养,2013(12):17-18.
作者姓名:高峰  王昌利  袁邡  李红玉  陈文江  刘佳
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药学院中药教研室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项目秦岭林药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940004)
摘    要:羊角参为“秦岭八宝之一”(专利号:2012300233709),味甘微苦,性凉。归肝、肾、肺经。具有平肝熄风、补肾、润肺等功效。主治病后虚弱,肝阳上亢,头晕眼花,咳嗽,咯血,肝风内动,癫痫抽风。是太白草药中“八柱”风药中息风之要品。国内外学者在对黄精属各类植物包括羊角参进行化学研究时,从中分离得到了糖类、甾体皂苷、黄酮及蒽醌类化合物、生物碱、强心苷、木脂素、维生素和多种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由于多年来羊角参被毁灭性的挖取,种源稀少,已满足不了市场需求,若不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中药资源将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了羊角参的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生产、满足供应,我们对其进行了多年的引种栽培试验,并获得了可喜成果。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关 键 词:引种栽培试验  羊角  技术  秦岭  太白山  蒽醌类化合物  综合开发利用  可持续发展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