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杨小舟蛾羽化节律及羽化率影响因子分析
引用本文:范立鹏,张真,刘艳侠,于占晶,孔祥波,王鸿斌,张苏芳.杨小舟蛾羽化节律及羽化率影响因子分析[J].林业科学研究,2014,27(1):53-58.
作者姓名:范立鹏  张真  刘艳侠  于占晶  孔祥波  王鸿斌  张苏芳
作者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江苏省丰县农业委员会, 江苏 丰县 221700;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河北 衡水 053000;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国家林业局森林保护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91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森林病虫害生物控制及火灾生态调控技术研究”(201004003-1)
摘    要:通过野外观察和实验室可控条件下的测定,研究了杨小舟蛾蛹的羽化日节律特征和第1 4代羽化进程差异,统计了各代次羽化率和历期,分析了其羽化影响因子。结果表明:杨小舟蛾蛹羽化表现为“驼峰型”节律特征,羽化高峰出现在4:00和17:00;其1 4代蛹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羽化进程存在差异,羽化完成总虫数80%所需时间逐渐缩短,相同世代雌雄羽化高峰间隔也逐渐缩短;杨小舟蛾蛹1 4代在相同羽化条件下的平均羽化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31.41±1.16)%、(43.67±1.84)%、(38.20±1.39)%和(27.81±2.42)%;各代羽化历期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10.71±0.45)、(8.56±0.17)、(6.88±0.68)、(6.43±0.66)d。羽化影响因子分析表明:不同温度和湿度处理间羽化率存在显著差异,较好的组合为光期温度(30±1)℃、暗期温度(24±1)℃,光期湿度(50±10)%、暗期湿度(70±10)%,光周期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关 键 词:杨小舟蛾  节律  羽化率  温度  相对湿度  光周期
收稿时间:7/8/2013 12:00:00 AM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林业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