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品种山葡萄接种霜霉病菌后叶片的超微结构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引用本文:许培磊,杨义明,秦红艳,张宝香,刘迎雪,艾军.不同品种山葡萄接种霜霉病菌后叶片的超微结构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J].北方园艺,2018(17):45-54.
作者姓名:许培磊  杨义明  秦红艳  张宝香  刘迎雪  艾军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22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物种资源保护(农作物)资助项目;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平台资助项目;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摘    要:以山葡萄抗性品种"双红"与敏感性品种"双优"为试材,离体接种霜霉病菌,在接种0、1、3、5、7d时,连续观察其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以揭示不同抗性品种山葡萄应答霜霉病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未接种时,双优的线粒体膜系统发育欠佳,MDA含量较高,抗氧化酶(SOD、CAT、GR、PPO、POD)活性较低;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抗氧化酶活性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接种5d时,"双红"葡萄的PPO活性和POD活性分别是"双优"葡萄的2.00倍和5.54倍,此时,"双红"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存在聚集现象;接种第7天时,"双红"叶肉细胞发生严重的质壁分离,真菌出现空泡化,孢囊梗干瘪,而在"双优"叶片表面的霜霉病菌繁殖旺盛,此时,2个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差异已减小。"双红"对霜霉病的初始抗性较高,膜系统结构完善;在接种中期出现线粒体聚集、以提高PPO和POD活性来增强抗性;在接种后期可使组织快速失水,形成枯斑,削弱菌丝营养生长,从而防止病斑的进一步扩大。

关 键 词:山葡萄  霜霉病  超微结构  抗氧化酶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