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特征
引用本文:万欣,张帅文,张润琴,李志国,陈鹏,邢顺林,刘毅.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4(1):53-60.
作者姓名:万欣  张帅文  张润琴  李志国  陈鹏  邢顺林  刘毅
作者单位:1. 西藏大学理学院;2.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71532,32171648);
摘    要:目的]探究青藏高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为改善高寒地区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青藏高原5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农田、人工林、湿地、灌丛、裸地)为研究对象,采用干筛法和湿筛法测定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以及土壤有机碳(SOC)、总碳(TC)、总氮(TN)、pH,并计算大团聚体重量的百分含量(DR>0.25,WR>0.25)、团聚体破坏率(PAD)、平均重量直径(MWD)、几何平均直径(GMD)等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指标,研究了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特征。结果]相较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土壤水稳定性团聚体更易受到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且更能反映西藏地区土壤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农田耕种增加了具有机械稳定性的土壤大团聚体含量,但不具有水稳定性;人工林和湿地的土壤团聚体具有较高的水稳定性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团聚体MWD与SOC,T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团聚体MWD,GMD值与各粒径团聚体含量总体上呈线性相关,且对于机械稳定性团聚体,1 mm是正负相关的临界点,对于水稳定性团聚体,0....

关 键 词:土壤团聚体  团聚体稳定性  团聚体直径  青藏高原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