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丘陵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土壤水分养分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
引用本文:崔梦莹,周荣磊,郑诚,魏嘉琪,万锦枫,赵一帆,温仲明.黄土丘陵区草地地上生物量及土壤水分养分对微地形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研究,2024(1):18-26.
作者姓名:崔梦莹  周荣磊  郑诚  魏嘉琪  万锦枫  赵一帆  温仲明
作者单位: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2. 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水沙拦蓄效率变化与水文连通性响应”(41977077);
摘    要:目的]深入了解地形变化对草地生产力及土壤水分养分的影响,为草地生态系统地形复杂地区的生态恢复以及生产力的维持提供参考和依据,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合理利用与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土丘陵区草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Duncan多重比较以及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对6个不同微地形下的草地地上生物量及0—40 cm的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含量和0—100 cm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1)在阳坡,地上生物量随坡位的降低逐渐减少且呈极显著差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都随坡位的降低而减小,土壤全磷含量随坡位的降低呈“V”字形变化;在阴坡,地上生物量随坡位的降低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全磷含量随坡位降低而增大。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全磷含量在不同坡向、坡位上均有显著性差异。(2)土壤有机碳、全氮及全磷含量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小,其中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6种微地形的平均水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增加,且在大于40 cm土层上,6种微地形的土壤水分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3)相关性分析表明,0—20 cm土层的全磷与地上生物量呈显著负相关,20—40 cm土层的有机碳与地上生...

关 键 词:草地生态系统  微地形  土壤有机碳  土壤全氮  土壤全磷  土壤含水量  地上生物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