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和碳生态效率时空变化
引用本文:李华,袁鹏飞,王洁,李晓英,王文玉.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和碳生态效率时空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23(11):192-201.
作者姓名:李华  袁鹏飞  王洁  李晓英  王文玉
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项目(编号:xy2022059);
摘    要:农田生态系统具有碳源和碳汇功能,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农田碳足迹进而为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基于2000—2020年四川省以及21个市(州)的农田生产投入和农作物产量等数据,构建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模型,对碳足迹、碳生态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0—2020年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量呈先波动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拐点发生在2016年,其中土壤翻耕、化肥使用为碳排放量的主要贡献因素,占比分别为44.74%、30.22%。碳吸收量呈先减后增的趋势,2006年碳吸收量减至最低值,气象灾害是主要影响因素。水稻、玉米、小麦对碳吸收量的贡献较大。农田生态系统碳足迹呈先波动增长后持续下降的变化,2006年为最大值。2000—2020年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均为碳生态盈余状态,碳生态效率年均为5.150 kg C/kg CE。从空间上看,四川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碳吸收、碳足迹、碳生态效率均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分布格局;单位面积碳足迹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分布,空间差异和变化幅度差异均较大,主要是因为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和发展水平不同。应因地制宜,从农资投入、...

关 键 词:农田生态系统  碳足迹  碳排放  碳吸收  碳生态效率  时空变化特征  四川省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