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大豆品种在新疆生态区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及产量的相关分析
引用本文:赵连佳,李淦,徐麟,颜国荣,刘宁,王帆,邓超宏,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王聪,王威.不同大豆品种在新疆生态区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及产量的相关分析[J].新疆农业科学,2023(7):1663-1670.
作者姓名:赵连佳  李淦  徐麟  颜国荣  刘宁  王帆  邓超宏  阿布都克尤木·阿不都热孜克  王聪  王威
作者单位:1. 新疆农业科学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乌鲁木齐)分中心;2. 新疆心连心能源化工有限公司;3.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    要:【目的】评价不同大豆种质资源在新疆生态区的表现。【方法】以27份国内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测定11个主要农艺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相关性、主成分、通径及聚类分析,综合评价其在新疆生态区的表现及产量。【结果】大豆主要数量性状具有丰富的变异,其变异系数达8.3%~78.8%。有效分枝数变异系数最大,百粒重变异系数最小。产量与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底荚高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底荚高度与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负相关。总共提取了3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5.98%,影响产量的主要性状有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建立产量与单株粒数、百粒重、单株粒重之间的线性回归方程Y=-1 989.985+39.429X8+150.432X10+23.137X9,决定系数为R2=0.887。单株粒数(0.863)和单株粒重(0.739)在决定大豆产量中较百粒重(0.155)更为重要。系统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为15水平上将供试材料划分为七大类群,第I、III和VI类群株高83 cm左右、生...

关 键 词:大豆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通径分析  聚类分析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