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流域棉叶蝉的发生与防治
引用本文:黎鸿慧,崔淑芳,李俊兰,金卫平,王广恩.黄河流域棉叶蝉的发生与防治[J].中国棉花,2006,33(11):31.
作者姓名:黎鸿慧  崔淑芳  李俊兰  金卫平  王广恩
作者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石家庄,050051
摘    要:棉叶蝉以前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危害最重,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检疫工作不够有力,在黄河流域如河北中南部也发生普遍,抗虫棉的广泛使用控制了主要害虫棉铃虫,也使次要害虫棉叶蝉等虫口密度逐年上升,危害加重,如2003年安徽省棉叶蝉3~4级发生面积达13.33万公顷。1危害方式雌虫产卵时先以产卵器在植物上划一裂口,有时裂口茨相连,卵孵化时棉叶裂口组织枯死,所以产卵也是一种危害方式。若虫、成虫危害寄主叶片,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吸取汁液。叶片受害后初期,叶尖、叶缘变为橘黄,叶片向背面皱缩,随后逐渐向中部扩展,最后全叶变红,枯焦脱…

修稿时间:2006年6月2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