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红阳”猕猴桃采后存放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引用本文:张培书,何伍金,马关雪,张瑞娱,李子明,张云峰.“红阳”猕猴桃采后存放过程中的品质变化[J].北方园艺,2019(17):108-117.
作者姓名:张培书  何伍金  马关雪  张瑞娱  李子明  张云峰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建水县良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建水,654306;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500;生物能源持续开发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云南昆明650500
摘    要:以云南曲江栽培的“红阳”猕猴桃为试材,同期从市场上购买“黄金果”“楚红”“徐香”“亚特”4个品种作为对照,对存放过程中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黄酮、还原糖、总糖、总酚等指标进行测定,以研究“红阳”猕猴桃存放过程中的品质变化。结果表明:存放期间,与口感相关的硬度、固形物、还原糖、总糖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与功能相关的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且中华系列品种“红阳”“楚红”“黄金果”的下降幅度较美味系列品种“徐香”“亚特”高,表明在中华猕猴桃系列品种的采后、销售过程中,冷链的采用非常必要,即使是在食用阶段,冰箱冷藏是避免有效组分降解的有效手段。结果同时表明,从营养、口感综合角度讲,当猕猴桃果实达到熟化食用阶段时,应尽快食用,否则会影响其营养价值。在未来的猕猴桃品质选育中除注重风味、口感指标外,培育高含量功能物质降解缓慢品质将是一个重点。此外,应加强储藏过程中避免有效保存功能物质的降解变化研究。

关 键 词:猕猴桃  品质变化  口感指标  功能组分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