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秸秆还田方式对种床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
引用本文:赵宏波,何进,李洪文,王庆杰,李问盈,刘文政.秸秆还田方式对种床土壤物理性质和小麦生长的影响[J].农业机械学报,2018,49(S1):60-67.
作者姓名:赵宏波  何进  李洪文  王庆杰  李问盈  刘文政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项目(CARS-03)、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IRT13039)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金项目(201503136)
摘    要: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粮食产量高、秸秆量大,玉米收获后播种小麦时需要对秸秆进行适宜的处理。为解决此问题,本文于2016—2018年在河北涿州试验站开展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玉米秸秆还田与种床位置关系对种床土壤含水率、地温、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冬小麦出苗率及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秸秆混埋(SM)、少量秸秆混埋(HSM)、秸秆覆盖(SC)和秸秆不还田(CK)。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秸秆不还田对照组CK,秸秆还田可以提高0~30cm种床土壤含水率,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SC、HSM、SM;显著增加水稳性大团聚体(>0.25mm)含量,SM、HSM、SC分别提高6.3、4.9、4.8个百分点;对地温变化呈现出“缓解效应”,其效果从大到小依次为SC、SM、HSM,导致越冬期土壤回暖变慢;增加冬小麦出苗率,HSM、SC、SM平均增加40.1%、34.1%、14.8%,且HSM在第1年显著高于SM;提高产量,SC、HSM、SM平均增产17.2%、10.9%、2.9%,且第1年SM产量显著低于SC。本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对地温有负面影响,但可以增加土壤水分,改善土壤结构,因此最终提高了小麦产量;3种秸秆还田处理中,由于秸秆混埋(SM)使土壤含水率、出苗率、产量均最低,且对地温影响较大,因此优先推荐秸秆覆盖(SC)和少量秸秆混埋(HSM)。

关 键 词:秸秆还田方式  冬小麦  出苗率  种床  地温  产量
收稿时间:2018/7/10 0:00:00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Manners on Seedbed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Winter Wheat Growth
Institution: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bstract:
Keywords:straw returning manners  winter wheat  percentage of emergence  seedbed  soil temperature  yield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机械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