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饲料中对氨基苯胂酸测定方法初探
引用本文:朱聪英,周仲儿.饲料中对氨基苯胂酸测定方法初探[J].中国饲料,1993(11).
作者姓名:朱聪英  周仲儿
作者单位:浙江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 (朱聪英),浙江省饲料质量监督检验站(周仲儿)
摘    要:对氨基苯胂酸(Arsanilic)是一种芳香族氨基化合物,对畜禽具有抗菌、抑菌及显著的促生长作用,且低毒,无残留。欧美国家早在60年代初就已经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我国1993年初也批准了对氨基苯胂酸作为药物性饲料添加剂使用。根据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规定,饲料产品的总砷含量应不超过2—10毫克/千克,而对氨基苯胂酸在饲料中的用量为45—90毫克/千克(相当于砷15.5—31.1毫克/千克),这就势必造成总砷的超标。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把有机胂和无机砷区分开来,选用无机砷作为限制卫生指标。由于无机砷在饲料中含量很低,测定方法复杂且误差较大,本文作者参考美国AACC方法,对饲料中对氨基苯胂酸的测定方法进行了一些摸索,认为饲料中无机砷含量可按GB13079测得的总砷量减去对氨基苯胂酸中有机胂含量计算得到。现将饲料中对氨基苯胂酸的测定方法介绍如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