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浙贝母芽枝霉斑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生物药剂防治效果研究
引用本文:龙安琪,朱泽,李强,郭俭,何晓婵,朱丽燕,周小军,李玲.浙贝母芽枝霉斑病病原菌鉴定、生物学特性及生物药剂防治效果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2023(6):1047-1055.
作者姓名:龙安琪  朱泽  李强  郭俭  何晓婵  朱丽燕  周小军  李玲
作者单位:1. 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2. 浙江农林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3. 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摘    要: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作为浙江省地道中药材,属“浙八味”之一。近年来在磐安县浙贝母主产区发生一种新的霉斑病,发病部位有褐色病斑,潮湿时产生大量霉层,严重影响浙贝母的生长与发育。本研究利用病原菌分离与鉴定、致病性测定、生物学形态测定及ITS、ACT和EF-α多基因序列分析等方法,鉴定出浙贝母芽枝霉斑病的病原菌为Cladosporium pseudocladosporioides。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8,以麦芽糖为最适碳源,牛肉浸膏和胰蛋白胨为最适氮源。本文同时还进行了3种不同生物药剂对该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发现0.5%小檗碱水剂对其抑制效果最好。本研究为浙贝母芽枝霉斑病识别与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 键 词:浙贝母  Cladosporium  pseudocladosporioides  序列分析  生物学特性  生物防治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