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滇农牧交错带参考作物蒸散量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
引用本文:侯玲琳,黄玺玮,徐霞,聂常乐.川滇农牧交错带参考作物蒸散量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23(12):56-62+119.
作者姓名:侯玲琳  黄玺玮  徐霞  聂常乐
作者单位:1. 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 西藏昌都市第四高级中学;3. 金华市宾虹高级中学;4. 浙江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    要:应用川滇农牧交错带24个地面观测站点1961—2015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选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各站点逐日参考作物蒸散量(ET0)和地表湿润指数(SWI),并采用气候倾向率、反距离插值法(IDW)、Mann-KendalL突变检验、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研究区的ET0和SWI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各主要气象因子对不同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演变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61—2015年,川滇农牧交错带ET0呈下降趋势,SWI呈缓慢上升趋势,1987年为ET0和SWI的突变年;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可近似以横断山区边界作为分界线;全区四季参考作物蒸散量均在下降,冬季时空演变不显著;平均风速是影响ET0变化的主导因子,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次之,ET0对最低气温响应最弱。

关 键 词:参考作物蒸散量  地表湿润指数  演变特征  驱动因子  川滇农牧交错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