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毛兔毛乳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长特性研究
引用本文:白莉雅,孙海涛,呼红梅,杨丽萍,高淑霞,姜文学.长毛兔毛乳头细胞的分离培养及生长特性研究[J].家畜生态学报,2017,38(10):20-26.
作者姓名:白莉雅  孙海涛  呼红梅  杨丽萍  高淑霞  姜文学
摘    要:为了成功分离培养家兔毛乳头细胞(DPCs),为体外开展家兔毛囊发育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良好模型,本研究采用中性蛋白酶与胶原酶两步消化法,分离并纯化长毛兔DPCs,观察体外生长的DPCs细胞形态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表明,长毛兔DPCs在第47天进入对数生长期;体外培养的DPCs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波形蛋白(VIM)表达均呈阳性,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确为毛囊真皮源性的毛乳头细胞。ECCK-8比较第3代和第9代DPCs的增殖特性,显示在120h和144h生长高峰时,第9代的细胞密度显著低于第3代的细胞密度(P0.05);细胞周期结果显示,在72h、96h、122h和144h时,第3代DPCs的G0/G1期比例显著低于第9代(P0.05),而G2/M期的细胞比例显著高于第9代(P0.05),表明传至9代以后DPCs不再适合体外培养。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长毛兔毛乳头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为体外研究家兔毛囊发育机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家畜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家畜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