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山羊VPS13C和EIF4G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关联性分析
引用本文:玛哈巴·肉孜,宋 伸,潘建飞,杨 敏,孟详人,赵金山,蒋 琳,马月辉.山羊VPS13C和EIF4G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关联性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17,38(9):13-20.
作者姓名:玛哈巴·肉孜  宋 伸  潘建飞  杨 敏  孟详人  赵金山  蒋 琳  马月辉
摘    要:为了探究VPS13C和EIF4G1基因与奶山羊产奶性状的关系,以吐根堡和崂山奶山羊为试验组,辽宁绒山羊、日土白绒山羊、班戈白绒山羊和南疆绒山羊为对照组,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检测VPS13C基因外显子10、33和内含子10以及EIF4G1基因外显子18和24上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在不同山羊品种中的分布。结果表明,在VPS13C基因外显子10、33和内含子10上分别检测到1、1和3个多态位点。其中,g.22885CA、g.72809GA位点均导致氨基酸变化。在该基因中发现2个在奶用和非奶用山羊群体中共有的单体型,分别为ACAG(奶山羊中63.7%;非奶用山羊中21.2%)和CTGT(奶山羊中36.3%;非奶用山羊中78.1%),说明单体型ACAG可能与山羊的产奶性状相关。在EIF4G1基因外显子18和24上各发现1个多态位点,其中g.12301AG位点导致氨基酸变化,g.9003GA位点不改变氨基酸。g.9003GA位点在崂山奶山羊上存在AA和AG两种基因型,与日均产奶量关联分析显示,AA基因型个体的日均产奶量显著高于AG基因型个体(P=0.021)。研究结果提示:VPS13C和EIF4G1基因均可能是与山羊产奶性状有一定的相关性,EIF4G1基因中g.9003GA位点与奶山羊高产奶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家畜生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家畜生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