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宏基因组比较分析石斑鱼育苗两种模式水体中的菌群多样性和分布特点
引用本文:孙敏秋,林克冰,葛辉,黄种持,郑乐云,周宸.基于宏基因组比较分析石斑鱼育苗两种模式水体中的菌群多样性和分布特点[J].福建水产,2016(3):181-191.
作者姓名:孙敏秋  林克冰  葛辉  黄种持  郑乐云  周宸
作者单位:福建省水产研究所,福建省海洋生物增养殖与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13
基金项目:厦门南方海洋研究中心项目(14GZP75NF39),闽海洋高新项目[2014] 21号,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003-15),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003-11),闽台重要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化开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2014FJPT01),福建重要海洋经济生物种质库与资源高效开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14PZY017NF17)
摘    要:为比较分析石斑鱼育苗新旧模式水体中菌群的分布差异性,研究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六批次(A1、A2、B1、B2、C1和C2)水样的菌群16S r DNA V4变异区序列,并使用Qiime和Mothur等软件整理和统计样品序列数目和操作分类单元(OTUs)数量,分析物种的丰度、分布和Alpha多样性以及物种丰度的差异性。结果显示,获得用于分析的序列和OTU数为667 27/3 724(A1)、66 418/3 391(A2)、87 403/3 980(B1)、57 519/3 438(B2)、62 349/3 530(C1)和66 673/3 004(C2);稀疏曲线表明测序深度充分,OTU的数量接近实际情况。A1、A2、B1、B2、C1和C2六个样品的丰富度指数分别为6 535.21/8 872.16、6 583.85/8 855.40、8 062.60/10 640.49、6 878.85/9 352.25、6 859.85/9 295.45和5 291.87/6 868.28,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5/4.72、0.04/4.77、0.04/4.69、0.04/4.74、0.05/4.45和0.08/4.06。传统模式育苗场暴发石斑鱼病毒性神经坏死病的同一时期,对两种模式育苗水体中的菌群在门、属水平分别进行单样品物种丰度、多样品物种分布和物种丰度差异性分析。在门水平,两种育苗模式育苗水体的优势菌群分布相似,但在属水平,传统模式育苗水体的优势菌群中易致病菌假单胞菌属含量显著高于新模式育苗水体。获得了暴发病毒性神经坏死病前后,石斑鱼育苗新旧两种模式共6批次育苗水样的细菌均匀度、丰富度和菌群结构,推测石斑鱼"生态优化及病害防控人工育苗创新模式"可能有利于抑制致病菌,富集益生菌。

关 键 词:斜带石斑鱼  育苗创新模式  细菌菌群  宏基因组学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water collected from two Epinephelus coioides seedling models with Metagenomic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