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控制措施的探讨
引用本文:姚敬明,史卓媛.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控制措施的探讨[J].山西农业科学,1991(4):32-33.
作者姓名:姚敬明  史卓媛
摘    要:<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简称IBD)又称甘波罗病,是青年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以法氏囊淋巴细胞的严重破坏为主要特征,其他器官损害较轻。鸡群感染本病后出现严重的免疫抑制,并对多种疫病增加了易感性。1990年以来,本病在我省呈爆发性流行,发病鸡群占鸡群总数的70—90%,死亡率在20—30%之间,重者可达80%。这次流行的特点是:无论非免疫鸡群,还是免疫鸡群或无母源抗体的雏鸡都可感染发病,病程5—7天,呈一过性。15—150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剖检死鸡,可见骨骼肌出血;法氏囊严重出血,外观呈紫萄葡样;肝脂肪变性,质脆;心冠脂肪、肠道有时也见出血;肾脏肿胀,呈灰白色。据不完全统计,我省1990年因本病致死的鸡达60万只左右,直接经济损失约300万元。

关 键 词:  IBD  防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