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短期预报模型
引用本文:包云轩,田琳,谢晓金,陆明红,姜玉英.基于大气环流特征量的白背飞虱发生程度短期预报模型[J].中国农业气象,2014(4).
作者姓名:包云轩  田琳  谢晓金  陆明红  姜玉英
作者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和评估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抚顺市气象局;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075086);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26);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项目[CX(12)3056];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
摘    要:利用1979-2011年NCEP逐日气象再分析资料及长江中下游稻区白背飞虱逐候灯诱数据,通过对白背飞虱迁入量与主要大气环流特征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长江中下游稻区13个植保站的白背飞虱迁入始见期、北迁高峰期、南迁高峰期和终见期4个时段白背飞虱候发生程度的BP神经网络短期预报模型。结果表明:(1)白背飞虱候迁入量与上一候500hPa高度的西太平洋副高面积指数(IA)、副高西伸指数(IW)、东亚大槽指数(H500)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西风指数(IEARW)呈极显著负相关,与IW的相关系数较低,为0.397,与IA、IEARW、H500的相关系数均高达0.78以上。(2)白背飞虱候迁入量与上一候850hPa位势高度(hgt)、垂直速度(omega)、纬向风速(uwnd)、经向风速(vwnd)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中与hgt的相关系数较低,为0.354,与omega、uwnd、vwnd的相关系数均达0.8以上。(3)选取与白背飞虱迁入量相关显著的大气环流特征量为预报因子,按5级发生程度对白背飞虱迁入量进行分级处理,建立了迁入始见期、北迁高峰期、南迁高峰期和终见期白背飞虱候发生程度共4个BP神经网络预报模型,模型的预检准确率稳定在80%以上,可应用于该区白背飞虱短期预测预报。研究结果对揭示气象因子对白背飞虱迁入和发生的影响规律,作好其发生程度的预测预报,适时、有效防控白背飞虱为害具有积极意义。

关 键 词:白背飞虱  迁入量  大气环流特征量  BP神经网络  短期预报模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