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机制中的TbTA1基因
引用本文:廖党金,沈杰.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机制中的TbTA1基因[J].四川畜牧兽医,2003,30(Z1):61-62.
作者姓名:廖党金  沈杰
作者单位:1.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兽医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66
2.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家畜寄生虫病研究所,上海
摘    要:为探讨伊氏锥虫对安锥赛抗药性的分子机理,以已报导的布氏锥虫对砷剂药物抗药性相关的TbTA1基因设计引物,以不同退火温度(55℃、57℃、60℃、63℃和65℃)和不同DNA聚合酶(Clontech的50×Advantage Poly-merase Mix和上海生物工程公司的Taq聚合酶),分别从伊氏锥虫敏感株(C03)的cDNA和基因组DNA中分离出TbTA1基因的全长序列,而从抗药株(C7)的cDNA和基因组DNA中都没分离出TbTA1基因,这表明抗药株的Tb-TA1已发生改变;根据TbTA1的5'端和1041端设计引物,从敏感株和抗药株都分离到约1000bp的片段,这表明因安锥赛抗药性的产生而TbTA1的改变主要发生在TbTA1的1042-1415部分.由此确定TbTA1与伊氏锥虫的安锥赛抗药性有关.将伊氏锥虫敏感株的TbTA1克隆、测序,其序列与布氏锥虫TbTA1序列比较,它们有10个碱基不同,即第88位的G(T.e)-A(T.b)、第144位的T(T.e)-C(T.b)、第224位的C(T.e)-T(T.b)、第471位的C(T.e)-T(T.b)、第472位的A(T.e)-G(T.b)、第549位的G(T.e)-T(T.b)、第1008位的C(T.e)-T(T.b)、第1033位的A(T.e)-G(T.b)、第1293位的A(T.e)-G(T.b)和第1384位的T(T.e)-C(T.b),其中有5个碱基所编码的氨基酸不同,即Val30(T.e)-Ile(T.b)、Ala75(T.e)-Val(T.b)、Ile158(T.e)-Val(T.b)、Thr345(T.e)-Ala(T.b)和Ser462(T.e)-Pro(T.b),这表明伊氏锥虫与布氏锥虫的TbTA1差异可能是它们的种间差异.

关 键 词:伊氏锥虫  安锥赛  抗药性  TbTA1T.e
文章编号:1001-8964(2003)增刊-0061-02
修稿时间:2003年5月17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