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正反杂交研究
引用本文:张海泉,杨 虹,郎 杰.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正反杂交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4(4):33-38.
作者姓名:张海泉  杨 虹  郎 杰
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经贸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北经贸大学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微卫星标记小麦野生资源抗病基因及抗病基因的利用”(05225510)
摘    要:【目的】研究普通小麦与粗山羊草杂交后的成胚率、成苗率及F1代的田间表现,为提高小麦的杂交成功率提供参考。【方法】以小麦矮败不育系(RH/CS)、中国春、辽春10号3个春性小麦及济南17和济麦20 2个冬性小麦为供试小麦材料,Y122、Y212、Y215为3个粗山羊草材料,先以小麦为母本,粗山羊草为父本构建正交组合,并在去雄后1~5d连续授粉,分析授粉次数对授粉率的影响,再以粗山羊草为母本,普通小麦为父本构建反交组合,分析各组合下胚、胚乳的形成情况;对正交组合进行幼胚拯救后,统计各组合的成胚率和成苗率;并将幼苗移至大田中,观察F1代的田间表现。【结果】小麦反交组合的授粉率(70.32%)远高于正交组合(8.51%),但正交和反交组合均未能形成种子,需要幼胚拯救才能获得后代;重复授粉可以提高授粉率;正交时春麦或者冬麦做母本对胚的形成和成苗率没有影响;胚培养最佳时间为13~18d;组培苗移入大田后成活率极低,仅为5.20%;杂交F1代成活单株有效分蘖数平均为263个。【结论】普通小麦×粗山羊草杂交后授粉2~3次,并于13~18d进行胚培养,可以提高杂交成功率。

关 键 词:小麦  粗山羊草  正反杂交  幼胚拯救
收稿时间:2014/8/21 0:00:00

Reciprocal crosses of Triticum aestivum and Aegilops tauschii
ZHANG Haiquan,YANG Hong and LANG Jie.Reciprocal crosses of Triticum aestivum and Aegilops tauschii[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16,44(4):33-38.
Authors:ZHANG Haiquan  YANG Hong and LANG Jie
Abstract:
Keywords:wheat  Aegilops tauschii  reciprocal crosses  embryo rescue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