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养殖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研究
引用本文:王印庚.养殖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研究[J].水产学报,2007,31(4):487-495.
作者姓名:王印庚
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 青岛 266071
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摘    要:2004年5月至2005年9月间,先后对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等沿海区域养殖的大菱鲆自然发生的6宗爱德华氏菌感染病例进行了流行病学、病原分离鉴定和组织病理学等方面的调查研究。根据分离菌株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并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迟钝爱德华氏菌 (Edwardsiella tarda)。人工感染实验证实该菌为大菱鲆爱德华氏菌病的致病菌。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病具有急性和慢性两种感染形式。迟钝爱德华氏菌感染可引起大菱鲆肾脏、脾脏、肝脏、肠、鳃、皮肤等器官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显著特点是单核巨噬细胞增生,使得各器官组织出现巨噬细胞浸润现象。病鱼的组织病理变化以肾脏最为明显,包括巨噬细胞大量增生,多发性局灶坏死伴有渗出性炎症反应以及肉芽肿的产生;肾脏外观则显示异常膨大,正常组织转变为白色脓疡或豆腐渣状。本文属国内首次报道爱德华氏菌感染大菱鲆致病,为该鱼类的健康养殖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大菱鲆;迟钝爱德华氏菌;细菌鉴定;组织病理学;16S rDNA

关 键 词:大菱鲆  迟钝爱德华氏菌  细菌鉴定  组织病理学  16S  rDNA
文章编号:1000-0615(2007)04-0487-09
收稿时间:2007/7/16 0:00:00
修稿时间:2006-09-11

Studies on edwardsiellosis in cultured Scophthalmus maximus
WANG Yingeng.Studies on edwardsiellosis in cultured Scophthalmus maximus[J].Journal of Fisheries of China,2007,31(4):487-495.
Authors:WANG Yingeng
Institution:Yellow Sea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Fishery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Scophthalmus maximus  Edwardsiella tarda  bacterial identification  histopathology  16S rDNA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