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胶体金的应用研究新进展
引用本文:冯娟,陈义平,王志亮.胶体金的应用研究新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05,22(7):48-50.
作者姓名:冯娟  陈义平  王志亮
作者单位:1. 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山东,青岛,266032;扬州大学兽医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2. 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山东,青岛,266032
摘    要:胶体金是氯金酸在还原剂作用下聚合成的金颗粒,其特点是:根据需要可制备大小不同的金颗粒(直径在1~150nm之间)。颜色呈桔红色到紫红色。具有高电子密度、介电特性和催化作用.能与多种生物大分子结合。且不影响其生物活性。1962年Feldherr第一次介绍了胶体金可作为一种电子显微镜水平的示踪标记物。Faulk(1971)把胶体金引入免疫化学.这一年被公认是免疫胶体金技术诞生的一年。

关 键 词:应用  电子显微镜  1962年  免疫胶体金  电子密度  催化作用  介电特性  生物活性  免疫化学  还原剂  氯金酸  紫红色  分子结  标记物  颗粒  直径
文章编号:1005-944X(2005)07-0048-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动物检疫》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动物检疫》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