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杨柴
引用本文:时永杰.杨柴[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3(Z1).
作者姓名:时永杰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甘肃兰州
摘    要:杨柴〔 H edysanm fruticosmn( Pall) .subsp.L aeve( Maxim.) B.Fedtsch.〕,又名羊柴、蒙古岩黄芪、三花子、踏郎等。豆科小灌木 ,高 1~ 2 m。主要分布于内蒙古、陕北、宁夏等省 (区 )的乌兰布和、库布齐、毛乌素沙漠或沙地 ,多生于沙丘、沙地和冲刷沟中 ,根入土极深 ,耐旱耐沙埋。目前已作为优良的固沙植物被广泛引种到华北与西北地区东部的各沙区。杨柴的嫩枝叶含粗蛋白质 1 6.5 %~ 2 0 .7% ,为优良饲料。花期 8~ 9月份 ,果期 9~1 0月份 ,花期长 ,6~ 9月份可作为蜜源植物。他与花棒属同一属 ,但杨柴自然繁殖力强 ,多在根际形成萌蘖 ,贴地面向外扩展 ,积沙后能生不定根蔓延繁生 ,覆盖沙面 ,自然形成较大灌丛堆 ,据调查 ,在库布齐沙漠中杨柴灌丛可达 1 1 3.9m2 ,根系有根瘤 ,可以改良土壤。1 育苗杨柴荚果 9~ 1 0月份成熟 ,应及时采收 ,种子易发霉 ,必须选净晒干后贮藏。种子千粒重 1 0g左右。杨柴为典型的沙生植物 ,育苗地不宜选粘重土壤 ,应选沙质或沙壤质土壤。不适于在地下水位过高或排水不畅的地方育苗 ,否...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