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莱氏野村菌Nr120815菌株在不同稻谷基质上的产孢特性研究
摘    要:室内研究了莱氏野村菌Nr120815在12种云南元阳哈尼地方水稻品种谷粒上的产孢量,并对促产孢的碳源和氮源进行了筛选,同时测定其对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红糯谷上的产孢量和萌发率均最高,分别为(1.84±0.15)×109g-1和(83.22±0.69)%。继而以红糯谷为培养基质,以添加不同碳源和氮源为营养物质,比较其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当添加单一碳源时,添加0.40%的麦芽糖后产孢量和萌发率最高,分别为(4.55±0.15)×109g-1和(85.00±1.00)%;当添加单一氮源时,添加0.20%的(NH4)2SO4后产孢量和萌发率均最高,分别为(5.58±0.26)×109g-1和(86.00±1.32)%;当同时添加碳源和氮源时,麦芽糖和(NH4)2SO4的均为0.20%时产孢量最多,为(7.09±0.05)×109g-1;添加0.60%麦芽糖和0.40%KNO3后的萌发率最高,为(88.83±0.76)%。综合以上结果,当以麦芽糖和(NH4)2SO4作为碳源和氮源营养时,二者均以0.20%质量分数添加可达到良好互作效应,能用于有效孢子生产,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分别达(7.09±0.05)×109g-1和(83.67±1.04)%;当以蔗糖和NH4NO3作为碳源和氮源营养时,二者分别以0.2%和0.40%质量分数添加后互作效应明显,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分别为(6.39±0.14)×109g-1和(87.67±1.53)%,可用于莱氏野村菌Nr120815有效孢子生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