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密植条件下国审冬油菜品种主要性状特点与差异
引用本文:赵永国,程勇,陆光远,徐劲松,付桂萍,邹锡玲,乔醒,刘清云,张学昆.密植条件下国审冬油菜品种主要性状特点与差异[J].中国油料作物学报,2015(3):285-290.
作者姓名:赵永国  程勇  陆光远  徐劲松  付桂萍  邹锡玲  乔醒  刘清云  张学昆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浠水县农业局油料站
摘    要:为研究增大种植密度后油菜品种的群体优势和单位面积产量,以2013年品种区域试验中密植条件下(3.45×105~4.05×105株/hm2)国家审定的22个冬油菜品种为材料,研究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及抗病性状,分析不同区域审定品种各性状的差异,比较密植条件与稀植条件下油菜品种在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为2 861.25kg/hm2,平均含油量为44.88%;3个产量构成因子中,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平均分别为280.52个、21.13个和3.85g,其中,以单株角果数的变异系数最高,为0.21,表明其在不同品种间差异大,是最不稳定的产量因子。单株产量与单株有效角果数和分枝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9和0.68,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无显著相关关系;单位面积产量则与3个产量构成因子均无显著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4个综合指标的累计贡献率81.83%,可以用其对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概括分析。与2001-2010年间稀植条件下审定的冬油菜品种相比,2013年密植条件下审定的冬油菜品种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了10.61%,然而3个产量构成因子中,单株角果数降幅为29.08%,每角粒数和千粒重则无显著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主要归因于油菜种植密度的大幅增加。

关 键 词:国审冬油菜品种  品种区域试验  主要性状  密植  相关性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