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引用本文:刘玉平,李瑞平,李志刚.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大豆科学,2010,29(5).
作者姓名:刘玉平  李瑞平  李志刚
作者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124
基金项目:内蒙古教育厅资助项目,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内课题资助项目
摘    要:为探讨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大豆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2007~2008年于内蒙古民族大学试验农场,以垦丰16为试材,采取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栽培模式与密度对叶面积指数、荚数和荚干重在冠层中垂直分布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栽培模式下,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叶面积指数、荚数和荚干重最高,垂直分布最合理,产量也最高,不同栽培模式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密度条件下,叶面积指数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密度为30万株·hm-2到36万株·hm-2之间,产量、荚数和荚干重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密度为39万株·hm-2时,产量、荚数和荚干重都有所降低,即在36万株·hm-2的栽培密度下产量最高.

关 键 词:大豆  栽培模式  密度  冠层结构

Effects of Cultivation Pattern and Density on Canopy Structure and Yield of Soybean
LIU Yu-ping,LI Rui-ping,LI Zhi-gang.Effects of Cultivation Pattern and Density on Canopy Structure and Yield of Soybean[J].Soybean Science,2010,29(5).
Authors:LIU Yu-ping  LI Rui-ping  LI Zhi-g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