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哺乳动物性染色体在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
引用本文:刘晓辉.哺乳动物性染色体在性别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2).
作者姓名:刘晓辉
摘    要:近二十年来,对高等动物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过程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已知性分化的全部过程大体上可分成三个阶段。性分化前阶段;性腺分化阶段;性表型分化阶段。而性染色体在性分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就是决定性腺的形成和配子的发生。通过对人体和若干种动物的y染色体结构异常现象的分析以及随之而来的所谓的H—y抗原的研究确定,在y染色体的臂间区存在着睾丸决定基因。这个基因可能就是所谓H—y抗原的调节基因,它控制H—y抗原这种细胞表面活性物质的合成。这种抗原则是一种器官分化的定向抗原。它能使胚胎原始性腺分化为睾丸。而y染色体则是通过H—y抗原基因来决定原始性腺分化为睾丸,又经由睾丸所产生的雄性激素决定全部雄性表型的发育。H—y抗原基因可能是以多复本形式存在。同时,y染色体的长臂又可能存在着影响精子发生的基因。在没有y染色体存在或没有H—y抗原存在时,原始性腺自动分化为卵巢,个体自动发育成为雌性表型。 x染色体具有比y染色体更复杂的结构和更多样化的基因。它对两种性别的分化都有重要影响。所谓x染色体钝化现象是了解x染色体在性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的一个重要线索,雌性个体体细胞中,二条x染色体之一随机钝化。而在钝化的x染色体的某些部位的少量基因仍能保持遗传活性。x染色体的短臂区保持活性与卵巢正常发育有关。卵母细胞的正常发育和分化需要两条x染色体的遗传活性。而精子发生的正常进行则需要精母细胞中唯一的一条x染色体钝化。因此,x染色体上可能存在着以不同方式影响性腺分化和配子形成的基因。另外,已知x染色体上存在有编码雄激素受体蛋白的基因,因此x染色体对雄性表型的分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